【水中治療】童途有「理」:水療樂趣多

水療
撰文:Rebecca Leung | 原文:梁嘉敏 [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5期]

【明報專訊】水療常應用在關節炎、手術後傷口已痊癒、身體過重人士和長期痛症患者等。水療和游泳有什麼分別呢?簡單說,水療是透過水的浮力、溫度、阻力、水壓等特性來做運動。對於一些有特殊教育需要(Special Educational Need,SEN)小朋友,水療是一個有效及有趣的治療訓練。肢體弱能兒童在地面上較難活動,但在水中可藉着浮力做出各項動作,徒手站立或步行等,加強肌肉力量之餘,更能增加自信。

SEN童可訓練手腳協調肌肉發展

每個SEN小朋友均有其獨特的治療需要,兒科物理治療師會分析他們的能力及弱項,透過水療加強手腳協調、平衡力、肺功能、大肌肉發展等。

利用水的浮力,慢慢放鬆身體,繼而控制核心肌肉,平衡身體。(作者提供)
水療常遇到的困難

˙大部分小朋友喜歡玩水,但有些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兒童,在水中會興奮,難以冷靜下來;有些則特別怕水,單單坐在池邊已驚恐不已,更遑論游泳
˙自閉症小朋友或有固執行為,未必接受穿著和平時不一樣的衣服,如泳衣和眼罩
˙有感覺統合困難的兒童,未必接受花灑冲身和水花濺在面上的感覺,因而拒絕游泳或潛入水中
˙溝通能力較弱的小朋友,在參與水中活動時,未必懂得主動尋求協助和表達自己需要
˙發展遲緩或早產的小朋友,核心肌肉較弱,較難在水中控制姿勢和維持平衡
˙有動作協調困難的小朋友,較難控制手腳協調,也難將呼吸節奏融合在動作中
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小朋友,需要多點人手協助和針對指導才能游泳,所以較難參與社區的游泳訓練班,水療因而成為他們的另類游泳班。

水中呼吸訓練(作者提供)
兒童水療策略

水療最好在恆溫室內池進行,理想的水療班人數約為6人,這樣小朋友就不容易受天氣、閒雜聲音、其他泳客等因素影響,也較容易適應水中活動,放鬆身心和提高參與。
˙為了讓小朋友有心理準備及了解活動流程,物理治療師會運用圖卡,以視覺策略來加強溝通及表達情緒。
˙因應小朋友不同狀態及發展階段,治療師根據他們的興趣,先適應於水中的感覺,再慢慢建立關係,繼而互動,引導他們作出所需學習的動作。
為達到最佳療效,物理治療師透過不同的水療技巧,設計多元化動作,鍛煉肌肉力量,增強手眼腳協調,促進姿勢控制和平衡,持續提升兒童在水中的活動能力,享受水上活動的樂趣。過程中,家長可學習水療訓練技巧,方便日後在社區泳池應用。水療常遇到的困難

˙大部分小朋友喜歡玩水,但有些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兒童,在水中會興奮,難以冷靜下來;有些則特別怕水,單單坐在池邊已驚恐不已,更遑論游泳
˙自閉症小朋友或有固執行為,未必接受穿著和平時不一樣的衣服,如泳衣和眼罩
˙有感覺統合困難的兒童,未必接受花灑冲身和水花濺在面上的感覺,因而拒絕游泳或潛入水中
˙溝通能力較弱的小朋友,在參與水中活動時,未必懂得主動尋求協助和表達自己需要
˙發展遲緩或早產的小朋友,核心肌肉較弱,較難在水中控制姿勢和維持平衡
˙有動作協調困難的小朋友,較難控制手腳協調,也難將呼吸節奏融合在動作中
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小朋友,需要多點人手協助和針對指導才能游泳,所以較難參與社區的游泳訓練班,水療因而成為他們的另類游泳班。

文:梁嘉敏(註冊物理治療師、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)

作者簡介: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,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。